1KM-HIGH 城乡聚落
01 April 2015
1KM-HIGH URBAN-RURAL HABITAT
Tutor:Zhang Ke
Assistant:Wang Shuo, Bao Wei
The urban-rural dichotomy has always played a vital role in understanding how things evolved to where they are in present day's China. The dynamism between these two ends has helped shape the entire social-political landscape of the country. Yet, it may no longer hold true to plac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with new ideas emerging in urbanization theories. Can we bring bucolic life into the city? Can we create urban convenience in the countryside? Or can we come up with a novel alternative that blends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What if 1KM-High were to break free from this duality paradigm? What if 1KM-High were to touch upon the issue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habitat, so th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cenarios could be met? What if 1KM-High were to aim for a city scale, a vertical habitat?
URBAN-RURAL CHINA
A brief research shows that a staggering 150 million acres of arable land in China had been devoured by the hunger of urbanization from 1996 to 2013. It's frightening to witness the scarring of earth's surface as about 8% of China's overall arable land is forever transformed by our blindly expanding cities. China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through urbanization. Nationwide, it is ordained that only a portion of land is released by the government every year. However this is far from meeting up with the need of increasing development. This creates a clash between limited lands against needed growth. Presented with this dilemma, it is inevitable to go vertical.
The urban-rural dichotomy has always played a vital role in understanding how things evolved to where they are in present day's China. The dynamism between these two ends has helped shape the entire social-political landscape of the country. Yet, it may no longer hold true to plac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with new ideas emerging in urbanization theories. Can we bring bucolic life into the city? Can we create urban convenience in the countryside? 0r can we come up with a novel a novel alternative that blends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VERTICAL HABITAT
The Kingdom Tower in Saudi Arabia is set to break through the height limit of 1KM. However, this engineering feat is achieved only to serve nothing but the purpose of power and money. Likewise, most skyscrapers today are the products of corporate investment that represent the values of only a few. It is a pity that the advancement of skyscraper technology is only limited to this select application. Going vertical should be born out of the necessity of resolving the problems on the ground, rather than its dependence for an identity.
What if 1KM-High were to break free from this duality paradigm? What if 1KM-High were to touch upon the issue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habitat, so th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cenarios could be met? What if 1KM-High were to aim for a city scale, a vertical habitat?
APPROACH
Each student is required to conceive a vertical habitat, within a boundary of 600 m(L)x 600 m(W) x 1000 m(H). This habitat is able to accommodate a population from three natural villages, with each household sharing same building area with previous homestead requirements. Building programs include those that are used daily by habitat dwellers, such as housing, kindergartens, elementary schools, commercial, offices, restaurants, etc. It is also encouraged to combine these programs with vertical agriculture.
During early sessions of the studio, teams of 3-4 people are formed to conceptualize structural systems of the vertical habitat, and to finish research report and model making. Individual spatial design on selected site is expected in later stages of the studio. A student is expected to work in a team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o design a single house unit in the context of mega structures.
Throughout the entire course, guest juries will b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weekly design reviews. There will be a diverse panel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rchitects, planners and theorists.
TUTORIAL SCHEDULE
Time (2014)
Week1
Get to know the challenges and issues that we are facing in China's rural and urban settings; Case study on vertical habitat; Feasibility study on future urban and rural as a whole and start to imagine a dream rural house that is built on a mountain
Week 2
3-4 vertical habitat schemes are to be developed in the entire studio and teams of 3-4 people are to be organized
Week 3
1:500 scale model of vertical habitat schemes to be made, plots to be chosen for individual house design
Week 4
Mid-term review. Students need to address systematic analysis, structural analysis, program distribution, single dwelling unit scheme, etc.
Week 5, 6
Develop house unit scheme with 1:100 scale model
Week 7
Design a tearoom of the house with 1:5O scale wall section model
Week 8
Final review
1KM-HIGH城乡聚落
指导教师:张轲
助理教师:王硕、鲍威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论对于理解中国历史之演进至关重要,两者的互动造成了中国当今社会经济之格局。然而随着新的城市化/城镇化模式的出现,对立地去理解两者间的关系已经不合时宜。我们能否将农村生活的惬意带进城市?我们能否在乡村创造城市的便捷?或者我们能构想出一种取二者之长的新兴发展模式?
竖向聚落是否可以摆脱现在城乡对立的模式?为应对不同发展模式的需求,是否可以从竖向聚落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城市基础设施的问题?竖向聚落是否可以具有城市尺度,从而成为可供居住的大型社区?
中国的城市与乡村
一项简单的研究显示,1996-2013年中国至少有1.5亿亩农田被饥渴的城市化所吞噬,占中国耕地总量的8%,这意味着永久失去了养活1亿人口的粮食产能。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农田被盲目扩张的城市化所破坏,涉及之处如同癌细胞一样无休止地扩张,触目惊心。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在继续。全国每年只有部分土地用来开发,这显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开发需求。面对这一难题,城市与乡村向上发展成为必然。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论对于理解中国历史之演进至关重要,两者的互动造成了中国当今社会经济之格局。然而随着新的城市化/城镇化模式的出现,对立地去理解两者间的关系已经不合时宜。我们能否将农村生活的惬意带进城市?我们能否在乡村创造城市的便捷?或者我们能构想出一种取二者之长的新兴发展模式?
竖向聚落
沙特阿拉伯的国王大厦的高度被设计为突破1公里的极限,但是,如此的工程壮举却只为权利与金钱服务。同样的,绝大部分摩天大楼是资本投资的产物,代表少数人的价值。摩天大楼技术的发展至此而应用受限实属遗憾。不断攀升的高度应来源于解决土地问题的需求,而非对权势的依赖。
竖向聚落是否可以摆脱现在城乡对立的模式?为应对不同发展模式的需求,是否可以从竖向聚落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城市基础设施的问题?竖向聚落是否可以具有城市尺度,从而成为可供居住的大型社区?
教学方法
本课程要求在600米(长)×600米(宽)×1000米(高)的空间范围内构思一座竖向聚落,它可以容纳三个自然村落的人口,每户均有与其原宅基地相称的使用面积。其功能范围涵盖住宅、幼儿园、小学、商业、办公、餐饮等,即普通聚落里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空间,也可构想与立体农业的结合。
课程前期以3-4人为小组构想竖向聚落的结构系统及形态,共同完成调研报告及模型制作;后期各人均需对选定宅基地进行空间设计。学生们通过此课程,既培其团队合作能力,也提高各人从大尺度空间里进行单体设计的能力。
在整个课程中,每周均会邀请外聘评委(包括建筑师、规划师及理论家)参与评图。
教学安排
时间 (2014年)
第一周
熟悉现阶段中国农村与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关注中国城市乡村问题研究;对竖向聚落的案例研究;以及对未来城市-乡村一体化的可能性研究,并开始构想一座自己梦想中建在山上的农家宅
第二周
全班确定3-4个整体竖向聚落体系概念方案,形成小组(3-4人)
第三周
制作1:500竖向聚落方案模型,确定各人选作独户宅院设计的地块
第四周
期中评图,要求有体系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分布、单户住宅方案等
第五、六周
完善住宅单体设计方案,要求制作完成1:100模型
第七周
独户宅院茶室详细设计及其1∶50局部墙身节点
第八周
期末评图
用建筑追问城市问题
采访时间:2014年3月11日
采访地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采访:沈思、董磊、张烁
整理:张烁、沈思
张轲,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士及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学位,1998年取得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硕士,2001年创建标准营造(ZAO/standardarchitecture),实践超越了传统的设计职业划分,涵盖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及产品设计等各种专业。标准营造在一系列重要文化项目的基础上,发展了在历史文化地段中进行景观与建筑创作的特长和兴趣。作品曾获得2013中国博物馆建筑大奖优胜奖、2006及2010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张轲个人曾获2012智族GQ年度设计师、2010美国建筑实录国际十大设计先锋、2008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奖。设计作品及装置多次参加国内外建筑及设计展览,作品及论文广泛发表在国际、国内专业杂志上。
王硕,META-工作室创立合伙人、城市研究学者。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6年获得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字硕土。曾在纽约PLG&Partners、OMA鹿特丹总部、OMA北京公司等多家国际知名的设计事务所担任重要职位。2009年离开OMA,与合伙人一同创立META-工作室,作为当代设计及研发机构,持续地对当代城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近年的研究主题关注不断涌现的城市动态和新型集体空间,以及当代都市青年人生活方式的进化转变。代表作品包括水塔展廊(改造,沈阳,2012)、葫芦岛海滨展示中心(葫芦岛,2011)、“超胡同”展览等,曾获得美国格莱汉姆基金会个人奖金,世界华人建筑师大奖等各类国际奖项的认可。作品展出于威尼斯双年展、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海西岸建筑与艺术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本次课程助教。
鲍威,BAO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并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本次课程助教。
四月:现在课程已经进行了五节,您觉得学生的完成度如何?与您的设想有什么偏差?
张轲:我们还是比较吃惊和兴奋。至少感觉我们这组学生非常优秀,而且各有不同的特点。
我们的课题“1KM-HIGH城乡聚落”牵扯到的内容跨度很大——既是一个超高层建筑,也是一个城市尺度的设想,还与居住、聚落有关系。三年级是激发想法的关键时期,这个题目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创造出一个具象的作品,而是希望学生从在社会关系层面,从国家大的需求层面,从农田的缩小和城市的扩张之间的矛盾层面出发,怎么样产生一个切入点,一个新的设想。建筑需要有这种责任。设计完一个一千米高的聚落的同时,每个人还要设计一个九平方米的房间,就是这个聚落中属于每个人的生活空间。所以,课程的尺度跨度是很大的。
王硕:我最近在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有关城市,怎么样去理解动态的城市和城乡关系的发展?另外一个是,建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主性学科?我们这组的选题其实在这两方面有一个很好的结合。通常来说,讨论城市话题的时候,建筑师作习惯把自己的学科推到后面,用其他学科的方式来看城市、社会文化关系、城乡关系,建筑师到底应该做什么?不甚明晰。另一方面,做建筑的时候,又把建筑作为城市里面的一个微小分子,建筑师的城市观可能又被忽略了。而在课程中,我们总可以在这两种状态之间讨论,可以讨论城市化的问题,又可以深入到建筑本身的问题。所以,这个题目把我们认为一般会倾向于分级化的话题结合到一起,引发真正的开放性、综合性的讨论。
在三年级的时候,首先要挑战一个big topic(大话题),对社会的态度。社会是否公平?为什么摩天楼就一定是办公楼、酒店?盖一千米的楼,为什么都是金钱和权力的表达?而不是供给老百姓居住的社区?我们国家有农田和城市扩张的矛盾,“匹夫有责”对于我们这一代建筑师是不是还有意义?我们需要去思考么?还是说我们就是出名、赚钱,就可以了?第二要做到一个extremely small scales(极小尺度)。9平方米,我在哪放我的书?在哪放我的桌子?我的生存状态和我理想中的城市有什么关系?
我觉得到目前为止还是很惊喜的。一开始有的学生会觉得这个工作量也太大了。后来他们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最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激发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实现工作量的过程。我觉得,方法和提问是第一重要,成果并没有去强调。
四月:几位都反复提到了“大三”这个阶段,如果设想带其他年级,甚至是研究生,会有什么不同?
张轲:如果是给硕士研究生上课,这个命题一点问题都没有。大一、大二还在研究基本的空间构成,,是不能用这个题的。大三做过了博物馆、住区,正合适。我们上学的时候最缺的就是跨尺度的学习,超高层好像在中外的studio里都很少。但超高层是中国未来必然出现的,我们城市不能再横向扩张了,而收缩是关于怎么提高容量、效率,怎么和自然、农业重新结合。所以,在三年级选这样的一个课题,我们还是比较煞费苦心的,不希望它只是传统的建筑价值观的灌输,而是希望有更多的追问。
鲍威:尺度这个问题是有弹性的。我在美国带过六周的暑期课,学生是完完全全是没有学过建筑的。六个星期做三个设计,让学生知道建筑是怎么回事儿。第一个小项目可能是一个landscape(景观)或者是小的构成训练,接下来就是住宅、公建,看起来对一个完全没有学过建筑的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但是,他们却都做的很好。大三和研究生都可以教这个题目。唯一不一样的东西是成果。但是,学生形成一个很好的想法,做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达,从概念上进行训练,是没有区别的。我不太同意张老师的说法。从启发性的这个角度来讲,大一大二也可以做这个课题。这要看怎么去定义教学。如果是培养职业建筑师的话,大一、大二的确需要基础性的培养。但是比如GSD的研究生有一半是非建筑出身的,他们可能没有本科基本的技能,毕业设计最有意思的却往往是这些人。这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从个人的立场来讲,工作了这么多年,我觉得在实践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课堂上学到的多得多。本科所学是从虚到虚,虽然老师在课上说这个楼梯是什么样的,要怎么做,但没有实际的体验就并没有真实的知识。其实上学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完全可以去培养一种思维,接下来从业的几十年,都是在解决具体的问题。在一个职业环境里,学习那些东西是非常快的,而且会学的更直接,更加真实的。
AC:各位上大三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和现在的学生有什么区别?
鲍威:我个人,其实在大一、大二的时候都是不太愉快的。但是我大三的时候赶上了清华第一次用studio的方式教学,把思路整个打开了。
王硕:我个人的观点可能表达得比较激烈。我所见过的美国学校没有像国内这样教课的,按照尺度从小变大,别墅,幼儿园,小学……一个一个做下去,这种单纯尺度变大没有任何意义。回到刚刚的问题,任何一个话题都可以放到任何一个年级来教。我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些课程是和本科生一起听课。刚坐在那里时觉得很汗颜——那些本科生做的一点也不比你差,甚至还比你强。
在国外任何一个学校都会强调一点,不同的年级教给你的是概念发展成一个实际应用的一个过程,不同年级不断增加强度。借用素描来做比喻的话,大一的时候应该是打出几根辅助线来,它的比例是对的,然后再添东西。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从头发开始画起,画鼻子,画眼睛,好像这样下去一路就可以完成整体了。我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有些在国内学的一塌糊涂,连滚带爬毕业的学生到国外学的特别好,而成绩好的同学在国外反而更容易落入俗套。这很可能是我们的教育有问题。所以现在的这个studio特别好,更开放。我还有一点补充,studio应该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不应该是八周,而应该是十六周。
张轲:我们上学的时候都知道要拿高分应该是怎么做的——你只要照着高班高分的作业模仿一下就行。所以,我们的studio有一个好处,让你没有高班的设计可抄。(笑)。
四月:大学时做的东西对现在有什么影响?
张轲: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特别希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各自的特点。清华的教育方式与我们那时候相比还是没怎么变,告诉你什么是好的,但不告诉你为什么好,或者说不清为什么好。所以,我们希望把更多的逻辑引入到讨论中来。概念的出发点完全可以是自我的,发挥自我的创造力。课程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idea,把idea清晰化,这个过程是需要逻辑和思考的。idea明确以后,再帮他把想法实现,而不是说,我们要让你来实现我们的想法,这是一种很低级的教学方法。我在清华学了八年,但很可惜的是学到的多是技术,少有理性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在国外才学到的。
王硕:当然技术也不是都不好,外国学生看我们操作软件会说“Oh,that's awesome!I wish I were you!”(哦,太棒了,我要是你多好!)
张轲:我们这组整个过程还是应该很享受的。纠结肯定是有的,但是纠结之后,整个过程应该更是一种刺激、启发、自我实现。我之前跟学生讲,大家如果就想干多少活得多少分,没有这回事。应该放松一点,不要想的那么庸俗。我们挑战一下你的问题,也不意味着你会得低分。
王硕:我有一点特别大的体会,当年在清华感觉很累,每一次都在想要把这件事做好。一开始去美国读书也是十分努力想做好。一个老师就看出我的心态,对我说,“Is that really what you want?”那时候,心灵受到非常大的震撼——他告诉你:你想做好?但这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我才明白我还可以做自己想要的东西,做的好不好其实是次要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对事情的评判标准发生了变化。
回想起来我在清华的五年,很少有触及我内心的时刻,而在国外的学习中经常发生,不断的去质疑自己“That's not what I want(那不是我想要的)”或者“What do I want(我想要什么)”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别人帮你。所以,老师其实就是这样,给你一个framework(框架),一个topic(话题),让你去想。我在RICE读书时有一个independent research(独立研究)。头半年时间自己选题,一帮老师陪着你,随时可以找他们帮你厘清“What do you want?”比如,要研究城乡聚落,老师会先开出书单告诉你,谁已经做了研究,都说了什么,避免跟前人重复。你究竟想要什么,跟你的background(背景)、你的context(环境),甚至于跟你在哪出生的都有关。半年时间,才找到你要做什么题目。这种帮助对学生而言特别重要。而我们的教育就是给一个题目去做,做不好我来给你画一个,这种方法特别不触及内心。所以,一开始工作很容易放弃自己,因为你从来也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四月:三位老师都接触过中西方的教育,各位所接触过的教育、在其他工作环境中的实践和现在自己的实践之间有什么关系?
鲍威:我在去年刚回国,实践部分我还在继续摸索。在美国的工作对现在我的实践非常有帮助。美国的学校教育是很天马行空的,当时我在学校也是比较极端的。但是,后来我工作的事务所非常的保守。在美国的实践看问题非常全面,不是可以很个人、很主观的。因为实践不可能很理想,有很多制约因素,如何在这种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去想出你自己的变化?这是在美国实践的几年我收获最大的东西。当然,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张轲:我没有在设计院工作过,但曾经为设计院投过很多标书,挣了钱自己出国。算是经历过从学校到商业的过程。大家有时候会有一种误解,觉得毕业以后从学校走出来,就要远离那些象牙塔和理想主义,要接受现实,融入现实。但是,我看见过那些(现实的)东西,觉得那些东西是不值得去追求的。所以,要追求一个更加理想化的实践。简单来说,清华教给我的是一些精神性的东西。当时,我们有个美术小组,董功也在,华黎也经常和我们一起画,我们五、六个人一个小组。那个时候对精神性的追求是很高的。
在国外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个是思想方法、逻辑性,另一个是全球的视野。离开清华以后,才发现世界比我们理解的要大很多倍。我经常用一个比喻,在清华的时候,觉得自己是条大鱼,出去以后才发现,你只不过是鱼缸里面的一条大鱼。别说把你放在大海,就是放到小河沟里,你也只不过是一条小鱼。其实,你是需要换一种角度,更自省的一种角度来看。清华作为一个tittle(名号),不能够保证你一定是优秀的,只能保证你曾经达到了某一个标准。哈佛有一个graduation talk(毕业演说)说得很好:毕业的时候,你应该忘记哈佛的这些经历。不能把这些东西放在名片上。你必须忘记这个东西。其实,这个对清华也适用。You can't take for granted that we are outstanding, unless you try。(杰出并理所当然,除非你为之不懈努力)你们觉得清华建筑学院它的优点到底在哪?
鲍威:优点还是特点?(笑)
张轲:就说优点,一定是有的。我追问一下你们(对编辑们):你们认为清华建筑学院,他的优点在哪?
四月:如果是从我的角度来看的话,大家都比较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比如说这本书里(指《四月》),我有一个同学在哈佛读城市设计,他一直在推广北京旧城保护,同时在北京四中为高中生上相关课程,因为他觉得我们在中学阶段对城市都缺乏认识。所以理想主义在我们这里面可能还是有的,虽然技术层面的东西并不一定比别人做的好。
张轲:现在(理想主义)已经越来越多了?
鲍威:我们那时是越来越少的,房地产正火。
张轲:看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我们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还是比较多的。
四月:我觉得至少多样性还是很多,但大多与建筑没有太大的关系。
张轲:最终本质上是有关系的,但不是在学校所学到的具体的知识。
王硕:这些都是有待检验,进来的时候都是有理想的,还得看你出去以后,或者是几年以后,还有没有理想。
鲍威:我们那时候都有理想,但是毕业以后就没了。刚毕业还好,当你在工作几年以后,再说理想。
四月:我们有时候感觉学院里热衷建筑的人并不是那么多,以后从事建筑业的人,也不是那么多。面对这种差异的时候怎么去看待?
张轲:初衷并不影响studio。教课本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把东西灌输到你脑子里,而是激发他的兴趣点,发现他的兴趣点。比如,有一个学生对社会比较感兴趣,一直在写。我们鼓励他去用文字来描述这个聚落。文字也是非常有创造性的。所以,我们是激发他的创造力和怎么用某一种形式、媒体,来表达对于这个聚落的设想。他如果成为一位官员,我们这个课题也许就会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其实,建筑师是一个很被动的职业,要等着别人找上门来,告诉你设计一个什么建筑。但实际上,不一定所有人都要成为实践建筑师,但他们要变成一个社会知识分子,有主动思考的能力,有愿意改变社会的动力。如果我们也能启发这样的动力,那么,这个studio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很好了。
我们这个studio最不注重结果。否则我们会使用其他考虑过的题目,比如砖空间、留守儿童的学校、大栅栏里的一个小院改造等等这些小建筑。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开始思考,也许一段时间后,会对社会产生某种影响。或者通过这种讨论,激发了更多的人去思考——我们的城市是不是有问题?毫无疑问有问题。我们城市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有问题?毫无疑问也有问题。中国城市已经在一个没有远见的状态下,疯狂的发展了三十年。但是,现在我们的农业已经到了一个崩溃的边缘。城市还要发展,怎么办?
王硕:多样性的问题跟评价标准有特别大的关系。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个老师的评价标准是开放的和多样的,老师其实就是一拨知识量极大的群体,不同的老师提供不同的智慧,帮助学生的多样性得到尝试性的发展,同时学校又要建立一套开发的评价标准,可以写论文,可以写诗,可以这样那样。但是,最终要形成一套从概念到发展的完整的成果。
鲍威:就是说,结果不限,这是从production(产出)上来讲,但是intensity(强度)必须是一致的。
学生作品
马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12班。
右脑思考建筑,左脑规划城市。
蔡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12班。
一个理性有点儿过度的人。
Folded Landscape
课程的命题为“1KM-HIGH 城乡聚落”,设计的挑战在于打破现在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当前的中国城市在非常无序的、无克制的扩张中,不断地吞噬乡村和农田,伴随着现代都市的崛起,中国的乡村在不断衰落,并且丢失其精神内涵。但是未来中国城市仍然要持续膨胀,那么如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如何重新定义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就成为这次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设计要求在600米×600米×1000米的空间范围内营造一座竖向聚落,并在1KM高的聚落内定义一种新的聚落发展模式,它既是—个具有绿色惬意乡村特征的新型城市,又是具有便捷时尚城市特征的新型乡村。
针对这个命题,我们的设计主题是Folded Landscape,希望在1000米高度的聚落内营造丰富的地景空间形态,形成在城市和乡村中不断“穿越”的生活体验,人们生活在城市中,但仍可以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与惊喜。我们的聚落位于城乡结合部,首先通过在1000米高度内复制土地的方式,以600米×600米为—个平面单元,分别选取中国城市和乡村中有特别记忆的空间片段,其中包括城市的广场、公园、居住区、大学城、CBD等等,以及具有田园特征的客家的围龙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的园林等等,还有自然中的山丘、湖泊、森林等要素。每个平面单元的垂直间距为40米,将600米×600米的用地在1000米高的空间内复制为25层,以最直接的方式增加聚落的空间容量,来解决城市扩张过程中土地空间不足的问题,并为聚落提供丰富的空间类型和景观感受。然后根据平面单元的不同功能,在竖向上探讨不同功能用地的混合布局,并在层与层之间通过剪切、折叠、连接等多种方式加强功能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聚落的主体结构为五根巨型的核心筒,同时承担快速的垂直交通功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铺设。生活在聚落中的一个普通人,他可能住在惬意的合院里,向上望去除了蓝天白云,还有澄明的湖水:向下望去,除了钢筋混凝土的城市,还有繁花盛开的森林,寂静而永恒。
导师评语
这组设计让我很感兴趣的是他们对“田园都市”的处理模式,即通过一种“sampling”(采样)的方式重新建立了一种“乡愁”的叙事可能。其实“创世纪”中的诺亚方舟,为了能在大洪水之后重建文明,搭载了各种飞禽走兽,也是用的“采样”的办法;而城市的疯狂扩张,对于原本承载着自然的土地,又何尝不是一场人为的洪水呢?
设计从另—个角度证明,未来的聚落不一定是要通过人为“设计”出来的,也可以是设置一个框架,即由5个核心筒串起来的25片地景,而它的组织方式又完全是以“城市”基础设施为依托的。然后在这一巨型基础设施上由人们按照某种标准来选择典型的城乡“片段”进行收藏和移植,这样人们集体意识中的田园生活就自然的在“Folded Landscape”上展开了。
而最终,当人造的片段在剖面连接上成为连续不断的都市–田园景观时,似乎暗示了另一种意味的“干里江山图”。(王硕执笔)
设计过程中有重要的突破点或转折点吗?请描述一下前后过程。
在课程设计进行到中期的时候,我们最初坚持的田园式梦想逐渐模糊了,反而急于在形式上有所突破,急于用夸张的形式感和并无逻辑缘由的空间效果来丰富聚落的形态。这个过程中我们设计组内有很多争执,在课上和三位老师也有很多的讨论,老师用比较理性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重新梳理了设计的逻辑,并提出一些设想来帮助我们推进方案。中期之后有一位组员退出了我们的设计,我们两人仍然坚持着最初的田园幻想,把我们心中的桃花源建立起来。这个过程中非常感谢三位老师的耐心引导,也感谢搭档们的付出。
这次设计课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和改变?
这次设计课的题目是一个很大的命题,第一节课张轲老师说选了“1KM”的同学都是有野心的建筑师。之前我对于建筑的认识一直局限在环境、场所、空间、形式等等方面,通过这个课程,我逐渐意识到建筑师应该对于我们的城市与生活具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人类的美好生活环境是什么样子,可以提出自己的设想并在短短8周的时间内不断完善成一个体系。有些想法可能很天真,但至少已经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通过与导师们的接触,对建筑师这个职业有什么新认识?
个人感觉接触到的三位导师都是比较理想主义的建筑师,他们对于这个职业有更多的理想和热情,甚至有很多孩子般的天真,他们足够敢想,足够敢做,并且足够坚持,觉得这可能才是建筑师最专业的态度。
有什么想吐槽或者点赞的?
首先为学院组织这次大师课点赞,8位导师,近100名学生,碰撞出太多的灵感,收获了太多的惊喜。然后为8位导师点赞,8个精心准备的设计题目,关于城市、关于自我、关于光等等,其中有太多导师们的思考,我们从中获益良多。最后,我们会带着这次课程收获的所有成长、所有启发和所有困惑,继续思考和前行。
学生作品
沈毓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11班。
乐天知命,希望始终保持赤子之心面对世界。
张孝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13班。
怂人志短。
李培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1班。
一只茁壮成长的画图民工。
Social Re-mix
城市问题·高楼困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前进,当今的大都市——特别是北京——渐渐在林立的高楼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和困境:它们密度极高,在吸纳大量人群的同时缺少足够的公共空间进行“呼吸”;它们尺度巨大,—座座高楼在尺度上并不宜人,给人们以冰冷的疏远感;它们缺乏交流,不同阶层的人群往往没有深层次的交往,逐渐造成社会分层的加剧。与此同时,诸如北漂、城乡割裂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等社会问题也在城市化进程中被逐渐放大,这一系列城市问题也被用来指引我们进行垂直村落的设计。
聚落体系·生长机制
垂直村落主要有三个层面的体系构成:位于聚落内部的垂直核心,作为结构核心和交通核心;基于框型社区的大型公共绿地;以及公共绿地之间的流线设计。垂直聚落遵循以下的生长机制:首先设置垂直核心和基础设施“块”,其次设置公共服务“框”,再根据前两者进行居住“空间”的设置与安插,在聚落逐渐生长的过程中外部的“框”逐渐代替内部的“框”,后者则成为新的基础设施“块”发挥作用。
交流
我们在方案聚落层面上着重考虑了大型公共空间的设置,在每一个“框”型社区相互搭接的过程中自然形成诸多平台,我们将其定义为城市尺度上的广场、公园等游憩空间,从而试图解决当前高楼缺乏公共空间的难题;同时利用城市尺度上的大型斜向连接,提供社区到社区的快速通道,完成城市和社区尺度上的交流与交通联系。
尺度与生活
方案在聚落的大中小三个尺度上均有相应设计,大尺度上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居住生活区,中尺度上包括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平台绿地和广场等,小尺度上则着重营造北漂群体社区、老年社区以及田园社区等三种生活意向。设计的最后我们在各个社区内选取了9平方米的空间进行了有趣的设计,包括针对北漂群体的9平方米屋顶舞台、针对田园社区的9平方米茶室,以及针对老年社区的9平方米书屋。
导师评语
“落盒子”作为一种形式原型并不罕见,但是当其被应用在“1km”这—城市尺度上时,其面临的问题一定是没有任何参考先例的。如何把握盒子单元的尺度,如何安排好功能关系,如何解决结构、交通的问题,都是这个方案成败的关键。虽然此组的出发点是解决社会问题,但当最终落实到建筑形态时,上述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本组同学从一开始概念便确立,但面临的挑战并不因此减弱,反而难度系数更大。三位同学经历了很多轮的尝试,有了一定的突破,比如能够将平面城市街块尺度与立体盒子单元的尺度进行联系,对社区生活场景的营造等。但也有很多基本的问题没能够予以充分解决,比如基本的水平向交通等。
我想方案的成功与否或许并不是这次尝试的最终目的。通过这些努力与尝试,能够直面这些建筑面临的基本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相信经过这次训练,同学们会对今后实践有相应的准备,也会明白,只有不断地去努力尝试,才能在设计上有更大的突破与超越。(鲍威执笔)
李培铭
回顾8周设计历程,很多同学都感叹“像是梦一场”。不错,虽然这样说好像有点夸大其词,但我感觉这次设计还是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始选择导师的时候我就对于“1KM”这个题目充满了期待,特别是在最终组队形成之后,由于拥有了强大靠谱的队友,更是对设计充满了信心。回顾设计过程,中间经历了不少的波折和反复,无论是—开始自己的概念被毙,还是在最终模型阶段被要求几次修改,最终还是呈现了一个满意的作品。而在职业建筑师的课堂上我所学到最多的,应该就是这种反复推敲修改的过程。每当有某部分设计“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进行修改而不应该过多被工作量所约束。
难忘在三位杰出的建筑师老师指导下进行方案设计,难忘在工作室宽敞干净的空间做模型,难忘做完模型后的小聚餐。感谢三位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珊姐每次出现时候温暖的笑容,感谢伟大的模型师傅,感谢工作室的其他员工,感谢深夜的大卡车,感谢评图时围观的群众;感谢两位牛逼靠谱的好队友。
张孝苇
我不会忘记这痛到要疯掉的8周,印象里的老师们还是那些教会我怎么放松地、恰如其分地对待一个方案的人们,也许我还没有学会怎么在没有说服别人的时候冷静地深吸那口气,但我却仍然期待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有现在的激情与炽热。
沈毓颖
回想这8周的studio,从最初的忐忑与期待,到中间的纠结和努力,再到最后的坦然与收获,个中真昧,唯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1KM-high Habitat”的题目将我们从传统的设计选题领入一个全新的对城市、对建筑的思考范畴,与三位老师亦师亦友的相处更是让我们从中获益颇丰,无论是对设计的视角与思维方式的认识,还是对建筑师职业更深入的了解,都成为我们之后将持续受益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