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艺术馆
01 March 2013
Yarlung Zangbo Grand Canyon Art Center, Tibet
主创建筑师:标准营造
Architect: standardarchitecture
标准营造(standardarchitecture),1999年创建于纽约,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设计、景观与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及产品设计的事务所。标准营造积极地利用建筑实践中有利于自由创作的要素,使其作品中显示出追问的态度和激进的设计表达。意图突破简单而论的西方建筑与中国建筑的框架,追求自己独立的全球视野,以此明确了一种不妥协的立场——对于商业化与全球化的不妥协。
项目概况
项目地点:西藏林芝
项目功能:艺术展厅、餐厅、旅游巴士调度中心
建筑面积:3900 m²
设计 / 施工:2010 / 2011
建筑师:标准营造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艺术馆其实是一个不大的建筑,位于西藏林芝米林县派镇的入口处,海拔超过2900m,南面是多雄拉雪山,北面是雅鲁藏布江,东面可以望见南迦巴瓦峰,西面紧邻一条雪山上下来的溪流。
建筑师认为,在西藏,所有的建筑都是景观,所有景观也都是建筑,所以建筑师设计的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艺术馆也遵循这个原则。建筑师希望通过设计来增强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感。该建筑的设计构思源于一个自由的多边形网格,建筑师将这个网格系统应用于整个建筑基地,建筑的结构和空间组织逻辑都由这个不规则的网格系统产生,而这样一个有趣的网格也给建筑空间带来了很多“意外”。意外的体量、意外的小街巷、意外的空间序列、意外的观景窗和意外的景观平台,建筑从远处看去甚至有点像高山上随意散布的大石块。
整个建筑的功能非常综合,根据地形的自然高差分为上下两部分。从沿路一侧看是单层的艺术馆空间,总面积约1180 m²;从沿停车场一侧看是两层的建筑,面积约2750 m²,功能包括办公、旅游巴士调度中心、大餐厅、厨房及大型公共卫生间。建筑上下两部分由一个大台阶连接,这也是游客往来于游客接待站、艺术馆和上下旅游巴士最方便的通道。
自然光的运用是艺术馆展厅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峡谷艺术馆中,自然光运用非常出色,展厅的每一个空间都结合展览墙和建筑结构空隙布置了多个采光天窗,因此很多展览甚至可以在完全不用人工照明的情况下也有很好的效果。窗户本身也是景观的一部分,艺术馆的开窗大小和位置都经过仔细研究,每个独立的空间在保持连续完整的展览墙面的前提下都有一两个景观窗,而这些窗有的可以连成序列,这样参观者便能够从建筑的一边透过连续的三四个景窗看到远处的村庄、雅鲁藏布江和岸边的山峦,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看到洁白的加拉白垒峰和南迦巴瓦雪山。
由于建筑大部分在地下,并且采用了较厚的砌块和石头墙,因此具有不错的保温隔热效果。这样虽然没有任何空调设备,但在夏天很炎热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室内舒适的温度。
在形式上,艺术馆设计追求建筑的简洁性,让建筑的当地性与当代性以纯净的方式呈现。建筑的材料延续了本地以石材砌筑的方式,而在细节上更加突现作品的当代性,窗户采用几乎与外墙平齐的玻璃和无框的玻璃接缝,使建筑在充满色彩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简洁纯净。
在建筑的文化态度上,建筑师继续强调对西藏文化的平视态度,即西藏的当代建筑不应该停留在对传统藏式装饰和形式的模仿与复制上,因为模仿与复制只是虚伪的尊重,真正的尊重只能存在于文化平视的基础上,既不仰视,也不俯视。有了文化平视的态度,在西藏才有产生和存在真正的中国当代建筑的可能性。
(文章依据“张轲,张弘,候正华,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艺术馆设计[J],时代建筑,2011(5):124-129,”编辑,图片图纸资料由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提供)
西藏林芝县派镇码头游客中心系列
Series of Visitors' Information Center of Pai Town, Linzhi County, Tibet
主创建筑师:标准营造
Architect∶standardarchitecture
项目概况 西藏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
项目地点:西藏林芝
项目功能:游客接待站
建筑面积:1500 m²
设计时间 / 建成时间:2007 / 2009
建筑师:标准营造
合作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西藏有道建筑设计公司
林芝尼洋河谷游客接待站
项目地点:西藏林芝
建筑面积:430 m²
设计时间:2009
建设时间:2009-2011
建筑师:标准营造
业主:西藏旅游股份
雅鲁藏布江小码头
项目地点:西藏林芝
项目功能:码头
设计 / 建成:2007 / 2008
建筑面积:430 m²
建筑师:标准营造
合作设计:中国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及西藏有道建筑设计公司
林芝县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尼洋曲下游,是青藏高原海拔最低的地区,素有“西藏江南”的美誉。这里,从亚热带到寒带的植物都有生长,还有“绿色宝库”之称。“标准营造”在此地建设了码头和游客中心系列设施。
其中,小码头位于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雪山脚下的派镇附近,这里不仅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入口,还因其是通往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的陆路转运站而早就成为终极徒步旅行者的胜地。自从大峡谷被认定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其中海拔7782m的南迦巴瓦雪山选为“中国最美的山峰”之首,这里也逐渐成为普通徒步旅行者的目的地。
码头的规模很小,只有430 m²,功能也很朴素,主要为水路往返的旅行者提供基本的休息、候船、卫生间和恶劣天气情况下临时过夜等功能。建筑是江边复杂地形的一部分,一条连续曲折的坡道从江面开始沿岸向上,在几棵树之间曲折缠绕。坡道与两棵大树一起,围合成面向江面的小庭院,庭院由碎石铺成,可以供乘客休息观景。由庭院再向上,坡道先穿过上层坡道形成的一个挑空过道,经两次左转悬空越过自己,然后再次右转,并在高处从两棵大树之间穿出悬挑到江面上,成为一个飘在江面上的观景台。
码头的室内空间分为两块,一块是候船厅,一块是售票室和守候人员临时卧室,分别利用地形和坡势隐藏在坡道的下面。候船厅面对的是低一点的小庭院和两棵大杨树,厅内有供休息喝茶的条桌条凳和冬季烧火取暖的石头炉子,尽端是两个卫生间。售票室和临时卧室位于最高标高的坡道下面,部分悬挑的。卧室外有木平台,从木平台上向外看出去有很好的视野,可以观察江面的船只情况和远处的加拉白垒雪山。
“标准营造”继建造了雅鲁藏布江小码头之后,在西藏建成了另一个房子一一“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接待站坐落在派镇入口的山坡上,面对着雅鲁藏布江和公路的方向,西面是一条由多雄拉雪山溶化流下来的溪流,再往西是农田和名叫“派村”的原始村落。接待站总面积约1500 m²,功能较为复杂,包括一个大峡谷综合信息展厅、一组公共厕所、徒步装备及食品小卖部、背包客的行李物品存放处、网吧、急救医务室、大峡谷景区的售票检票点、旅游公司办公室和司机导游休息室等,同时还设置了一个为全镇服务的集中配电房。
该接待站在建造上随行就势,由几个高低不一、厚薄不同的石头墙体从山坡不同高度随意地生长出来的体量构成,墙体内部是相应的功能空间,这样多数功能空间实际上是半掩藏在山坡下的。建筑随着基础的标高不同分为三层:地下一层是储藏室和集中配电房;一层主要是各种接待空间,大峡谷信息展厅、厕所、医务室、网吧小卖部,景区售票检票都在这一层;二层是后勤办公室和可供游客休息观景的屋顶平台。建筑的采光主要通过天窗解决,天窗分为两种:接待大厅采用屋顶凹陷形成的高侧窗;楼梯、网吧和办公室采用的是细长的天窗;整个建筑只在一层接待大厅朝向雅鲁藏布江及加拉白垒雪山的方向和二层办公室朝向南迦巴瓦雪山的方向开了两个明确的景观视窗。
尼洋河谷游客接待站则建设在米瑞公路上,这条公路是3l8国道(川藏线)在林芝县分出的一条旅游公路,公路沿着尼洋河谷东岸蜿蜒起伏的河岸线向南延伸,在通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20km距离内,公路切断了河滩和山体的联系。于是,如何把一个孤立场地和它周围的环境重新联系起来成为这个设计的首要问题。从平面上看,建筑的外轮廓在西、北两面以肯定的直线朝向开阔的河谷;东南面以一条连续的折线呼应公路的走向和山体的转折。而建筑内部空间的轮廓是从外轮廓包裹的不规则形体中“切割”出来的。内部空间以一个不规则四边形庭院为中心,连接了建筑的4个开口,呼应了景观朝向和流线安排。“切割”剩下的室内空间分别容纳建筑的三部分功能——售票、漂流活动更衣室和卫生间。这个看似随意的平面实际上是被流线、功能和场地条件限定的结果。形体和空间的几何特征把建筑和环境联系起来。
整个工程采用并发展了西藏民居的传统建造技术。混凝土基础以上便是60Omm厚的毛石承重墙体。大部分门窗洞口都深深地凹入墙面,洞口两侧的墙体作为扶壁墙在结构上增加了建筑的整体刚度,同时也减小了室内空间跨度,屋面采用简支梁和檩条体系的木结构,局部跨度较大的木梁用200mm×300mm的木材拼合而成。卷材防水以上覆盖了150mm厚的阿嘎土。阿嘎土是西藏建筑中常见的屋面防水材料,疏松的粘土在加水反复拍打后板结,形成可靠的屋面防水层和保温层。建筑师还利用阿嘎土的塑性在槽口内侧拍打出檐沟,并用槽钢加工的雨水口形成有组织排水。
在进行多种颜色试验之后,“标准营造”选择了给石头墙刷上当地常见的纯洁的白色。纯净的颜色强化了空间的几何转换。从日出到日落,不同方向和高度角的阳光射入各个洞口。从建筑中穿过时,人们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和时刻体验到建筑的戏剧性空间,建筑在传递强烈当代性的同时仍然保持了其纯朴的本质。
(文章及图片图纸资料由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