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艺术馆设计
01 September 2011
Tibet Yarlung Zangbo Grand Canyon Art Centre by Standardarchitecture
ABSTRACT The article offer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standardarchitecture's recent work "Yarlung Zangbo Grand Canyon Art Centre"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he article also raises the issues of "locality" and "contemporaneity" of architecture, and points out that "cultural equal footing" is a critical attitude for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creation in areas with a strong local cultural milieu such as Tibet.
KEY WORDS Standardarchitecture; Art Centre; Locality; Contemporaneity; Cultural Equal Footing
Project:Tibet Yarlung Zangbo Grand Canyon Art
Centre Location:Pai Town, Linzhi, Tibet
Program:Art Exhibition, Restaurant, Bus Station
Design / Construction:2010 / 2011
Site area:9,900 m²
Built area:3,900 m²
Architect:Standardarchitecture
Design Team:Zhang Ke, Zhang Hong, Hou Zhenghua, Tian Geng, Sun Qingfeng, Sun Wei, Chen Lin, Yang Xinrong, Wang Feng
摘要 文章介绍了标准营造设计的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艺术馆,同时讨论了艺术馆的当地性与当代性特征,提出“文化平视"的态度是在西藏特殊文化的背景下当代建筑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标准营造;艺术馆;当地性;当代性;文化平视
中图分类号:TU-86(275): TU2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84X(2011)05-O124-06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艺术馆其实是一个不大的建筑,位于西藏林芝米林县派镇的入口处,海拔超过2900m,南面是多雄拉雪山,北面是雅鲁藏布江,东面可以望见南迦巴瓦峰,西面紧邻一条雪山上下来的溪流。
在西藏,所有的建筑都是景观,所有景观也都是建筑,标准营造设计的大峡谷艺术馆也不例外,标准营造希望通过设计增强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感。建筑的构思源于一个自由的多边形网格,标准营造将这个网格系统应用于整个建筑基地,建筑的结构和空间组织逻辑都由这个不规则的网格系统产生,而这样一个有趣的网格也给建筑空间带来了很多“意外”:意外的体量、意外的小街巷、意外的空间序列、意外的观景窗和意外的景观平台,建筑从远处看去甚至有点像高山上随意散布的大石块。
建筑功能非常综合,根据地形的自然高差分为上下两部分。从沿路一侧看是单层的艺术馆空间,总面积约1180㎡;从沿停车场一侧看是两层的建筑,面积约2750㎡,功能包括办公、旅游巴士调度中心、大餐厅、厨房及大型公共卫生间。建筑上下两部分由一个大台阶连接,这也是游客往来于游客接待站、艺术馆和上下旅游巴士最方便的通道。
艺术馆的开窗大小和位置经过仔细的推敲,每个独立的空间都在保证连续、完整的展览墙面的前提下有一到两个观景窗。这些观景窗可以连成景观序列,参观者可以透过连续的三四个观景窗看到远处的村庄、雅鲁藏布江和岸边的山峦,天气好的时候可以从观景窗看到洁白的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雪山。
自然光的运用是艺术馆展厅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展厅的每一个空间都结合展览墙面和建筑结构间的空隙布置了多个采光天窗,很多展览可以在完全不用人工照明的情况下实现很好的照明效果。
建筑由于大部分在地下,并且采用了较厚的砌块和石头墙,因此有不错的保温隔热效果。这样虽然没有任何空调设备,但在夏天很热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室内舒适的温度。
在形式上,艺术馆设计追求建筑的简洁性,让建筑的当地性与当代性以纯净的方式呈现。建筑的材料延续了本地以石材砌筑的方式,而在细节上更加突现作品的当代性,窗户采用几乎与外墙平齐的玻璃和无框的玻璃接缝,使建筑在充满色彩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简洁纯净。
在建筑的文化态度上,标准营造继续强调对西藏文化的平视态度,即西藏的当代建筑不应该停留在对传统藏式装饰和形式的模仿与复制上,因为模仿与复制只是虚伪的尊重,真正的尊重只能存在于文化平视的基础上,既不仰视,也不俯视。有了文化平视的态度,在西藏才有产生和存在真正的中国当代建筑的可能性。
项目概况
项日名称: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艺术馆
项目地点:西藏林芝
项目功能:艺术展厅、餐厅、巴士调度中心
设计 / 施工:2010 / 2011
基地面积:9900 m²
总建筑面积:3900 m²
建筑师:标准营造
设计团队:张轲 张弘、侯正华、田耕、孙青峰、孙伟、陈玲、杨欣荣、王风
作者单位:标准营造
作者简介:
张轲,男,标准营造 合伙人
张弘,男,标准营造 合伙人
侯正华,男,标准营造 前合伙人
收稿日期:2011-08-15
让理念飞
策略板块参展项目简介
摘要 文章介绍了2011年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策略板块的总体情况。这一板块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新锐事务所和建筑院校学者团队,意在透过世界各地具有前瞻性的概念设计案例和对成都本地新城规划的反思与回应,构成“东村”、“自拟”两个部分,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营造“头脑风暴”般的畅想氛围。
关键词 策略;装置;新锐事务所;建筑院校
中图分类号:TU-85;TU-28(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84X(2011)05-0072-02
如果将本届国际建筑展的参展作品置于时间轴上——考量,那么策略部分无疑将位于整个区间的最前端。较之实践板块,策略板块更为前瞻性、开放性地表达了对未来“田园城市”的设想。这一板块共计展出27份作品,囊括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年轻事务所和优秀建筑院校,从景观、产业、人工自然等多种议题切入,以丰富的展览形式(视频、模型、装置等)、操作方式和互动模式,呈现时代前沿的建筑与城市理念,描绘了真实可触的远景。
1东村:集体发声
策略板块的第一部分是由12家国内外建筑事务所交出的一次“命题作文”:成都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的反思与重构。参展建筑师包括刘宇扬、卜冰、陆轶辰、庄慎、袁烽、刘珩、徐干禾、华黎、祝晓峰、标准营造以及西班牙事务所EMBT和伦敦普拉斯玛(Plasma)事务所。面对这次“体裁不限、立场自拟”的集群设计提案征集,经过数次的调研和讨论,12家事务所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批判性的态度介入操作。他们从“东村”的规划现状出发,延伸探讨中国当下新城规划与设计的通病,包括尺度失衡与生活方式缺失等诸多问题。
参展提案在包括公共空间、景观系统、基础设施和居住社区等不同层面上进行了调研,讨论建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与产业、环境、社会及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并分析了其中的矛盾及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参展建筑师针对成都东村的几个重要地块进行了一系列的概念设计,形成更具操作性的建筑策略。
2自拟:多元命题
在“东村”项目之外,还有一批著名建筑院校的学者和团队,着眼于各自不同的案例,为“田园城市”绘制了新的剖面,写下了更为多元的注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周瑞妮(Renee Chow)教授带领她的团队提出了“水平密度”的城市设计策略,批判了一味追求高层建筑的发展模式。她和伯克利建筑系的一组学生以天津为例,通过对街道等公共空间的组织和对场地水系的梳理和保护,完成了一个极具概念性却又不失操作性的城市设计提案。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莎拉·莱汀 (Sarah Whiting) 和罗恩·威特 (Ron Witte) 教授带领的WW建筑事务所,则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展出他们动态叠加城市原型、多层面操控影响因子的设计理论。同济大学教授董明立足于上海,回顾了20世纪下半叶建成的大量住宅新村的现状,并寻求将其转化为新的城市单元、“城市田园”的可能性。
另一些建筑师则关注城市形态背后的产业和资源因素,并试图记录和分析这些影响与关联。来自香港大学的麦咏诗和邓信惠教授的研究以瓶装水和豆奶这两种常见消费产品的流通为线索,观察分析了资源系统对成都和香港两地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同样来自香港的MAP工作室以纪录片的方式关注了纺织业对东莞城郊环境的出人意料的重塑效果。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柏莫·曼德斯 (Bimal Mendis) 及合伙人则选择量化城市发展的种种数据和指标,试图建立一种直观的图示与索引系统,从而改变通常片面的设计方法。
3装置:人工自然
本届建筑展的策略板块还包括专门为展览设计的一系列装置作品。它们围绕“田园”与“建筑”、“物”与“我”的辩证关系展开创作,以各自不同的理解探讨了人工自然这一无法回避的议题。建筑师卜冰由川西平原常见的竹林意象切入,通过PVC水管构筑的“竹”与阳光板搭建的“筑”,抽象地提炼了建筑与景观之间微妙的内外关系,同时也表达出对“工业材料=反自然”的质疑。加拿大KLF建筑师事务所的态度则更为鲜明。在装置作品“自然2.0”中,他们认为21世纪的“田园城市”将不再是一派草长莺飞的景象,而是通过多媒体交互、智能楼宇和移动技术的结合运用中创造出的结合密度与自然的新形态。为探索这一命题,他们邀请参观者从视觉、听觉甚至嗅觉上来体验高度抽象的模拟自然环境。
若从人工自然的角度寻找建造策略,苏运升设计的“细胞建筑”可以算作一种微观层面的具体尝试。提案通过“外匣”和“内胆”的单元构造,试图联系居者和外部环境,而不是将二者简单分隔。西南交通大学的王蔚教授则通过“城市呼吸器”中对拔火罐原理的阐述,表达了更为宏观的建造理想。她认为城市、建筑、景观和设施都应在表皮和内部运营中实现“自我治愈、自我调节、自我成长”。
装置类别中还包括一个结合了设计策略与装置的特别作品,即来自年轻建筑师司敏劼、黄旭华和温佩君的“菜单”(MENU)。他们提出了与“大都会”相对的“农都会”概念,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田园城市的模型,希望寻找属于未来成都的“镇一村”一体化混合模式。为呈现研究和概念设计模型,他们更搭建出实体“餐厅”供人们参观,诙谐有力地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乐观主义精神。
作者单位: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
作者简介:
何柳,女,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设计历史与理论
硕士研究生,成都双年展建筑展 策展助理
收稿日期:201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