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对话 “标准营造”旧建筑改造的两个实验
01 May 2006
STANDARDARCHITECTURE STUDIO SPACE, BEIJING, CHINA, 2005
ARCHITECTS: standardarchitecture
The project is the conversion of a rundown 1950's Soviet time brick auditorium into standardarchitecture's own design studio space. The site is in a factory compound adjacent to the campuses of Beijing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Measured about 350 sqm in its size, the building's function has been shifted from movie theatre, dining hall, classroom, warehouse to gymnasium. The conversion design tends to re-adept the building for the new function in a subtle way.
On the outside, the building's structure and its surroundings were largely left untouched, while the design gave up the symmetrical old entrance of the building, instead, an exterior fire-escape stair was renovated into the new entrance of the design studio. Small wood-framed glass panels were replaced by whole pieces of glas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black steel boxes. Window, a fundamental element of architecture, was used to send out the message that the building's function has been shifted.
For the inside, the newly discovered 15-meter-span wood truss was deliberately exposed on a background of black steel ceiling. Here the former ventilation opening on the roof was converted info a long band of skylights. The layer of white and green wall plaster was removed to expose the brick texture that shows the true logic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traces of doors and windows that were blocked out in the 50 years of functional changes.
Spatially the design maintained the building's "one big room" character, while a large mock-up mode by plywood, is plac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oom. Slightly tilted on the plan and floating 1. 2 meters above the ground, the mock-up could be viewed either as an object for exhibition, a partition, a room inside the room for rest, or an element that fundamentally changes the symmetry of the space.
另一种对话--“标准营造”旧建筑改造的两个实验
DIALOGUE: TWO EXPERIMENTS ON OLD BUILDING RENOVATION BY STANDARDARCHITECTURE
张弘,张轲,茹雷/ZHANG Hong,ZHANG Ke, RU Lei
提起旧建筑的改造与利用,首先想起的名字是卡罗.斯卡帕(Carlo Scarpa),由他设计的卡诺瓦雕塑博物馆(Canova Museum, Treviso, 1956年)和花了几十年时间进行设计改造的维齐奥城堡博物馆(Castel Vecchio, Verona)早已是旧建筑改造中的经典之作。
有趣的是,这种存在已久的建筑实践,在过去的15年中几乎成为一个国际流行的现象,从费舍尔(Frederick Fisher)设计的纽约P.S.I美术馆、费兰克.盖里(Frank O.Gehry)设计的洛杉矶当代艺术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索托.德.莫拉(Ehuardo Souto de Moura)设计的葡萄牙布尔洛地区圣玛利来修道院改成的酒店(Santa Maria do Bouro Convent, Portugal),到赫尔佐格&德梅龙(Heraog & de Meuron)设计的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Gallery of Modern Art);著名的街区改造案例,如纽约的SOHO社区和切尔希(Charlsea)艺术区等等。
其中1993年开始的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对泰晤士河畔发电站(Bankside Power Station, Giles Gilbert设计于1950年代)的改造,无疑成了近10年旧建筑改造最引人注目的案例,赫尔佐格&德梅龙在设计竞赛中胜出的方案虽然只对原建筑作了最微妙的改动,其设计态度却被认为是所有提案中最为反叛的(Radical)。1999年建成后,赫尔佐格&德梅龙事务所由此获得了普利策奖,而泰特艺术馆这个看似有点传统、实际非常另类的、作为伦敦新千年建筑中唯一的由旧建筑改造而来的艺术馆,由于颠覆了习惯上传统与前卫的区分,似乎也预示着全球范围下的建筑文化的微妙转变。
当这种全球建筑文化的微妙转变恰好遇上中国史无前例的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形态的骤然变迁、城市肌理的支离破碎和历史建筑的大量缺失时,随即在中国便出现了作为一个艺术家集体艺术行为结果的类似纽约SOHO和切尔希区的北京798艺术区,还有作为独立策划的商业行为的上海“新天地”街区。在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无序状态下,由开发商或地方政府推动的旧建筑改造项目开始变得不胜枚举。
旧建筑改造作为另一种方式的建筑实践在中国开始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是大众和建筑师对于中国不断移位的现状(Continuously Shifting Present)的一种敏感的回应,也是对盛行一时的热衷于夸张姿态和标新立异的建筑形式的一种理性置疑。
对于“标准营造”来说,旧建筑改造的吸引力在于改造的过程本身,我们偏爱改造过程的“难以预料”和改造过程“慢”。与新建不同,“标准营造”旧建筑改造过程的第一步是测绘与拆除,这一过程中包涵着对原有建筑结构和构造的详细追究,而其中无法预知、更无法回避的限定条件,使得改造过程中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即兴发挥的可能;同时,建筑师在面对每一个细节时始终面临着保留还是新建的思想争辩(Mental Debate),这些争辩不断地上升为关于历史和现代的辩论,当这些思想争辩最终被一种完整的设计态度所征服时,建筑师才悄然发现改造已接近完成,旧建筑已被“脱胎面不换骨”地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由建筑师导演的一场原有与新建的纠缠不清的对话(Provocative Dialogue)。
2004-2005年标准营造分别实施了两个旧建筑改造的实验,一个是“标准营造”自己的工作室,另一个是叫“五方院”的餐吧;一个是自用的创作空间,另一个商业空间;一个是砖混加木构架结构的改造,另一个是混凝土预制梁板的框架厂房改造。之所以称作“实验”,是因为这两次改造对标准营造来说,都是在低成本、没有甲方的前提下,由建筑师自己出资、自主实施的相对单纯的“营造试验”。由于是“营造试验”,针对两个极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态度,一种是最微妙变化(Subtle)下的轻松的新旧“对话”,另一种是最野蛮改变(Brutal)后的僵持式的“对话”。
“标准营造”工作室
2004年底,“标准营造”在位于北大、清华之间的中科院仪器厂的大院里为自己的工作室找到了一个可能的空间,这是一个1950年代由苏联援建的大跨度红砖房,据说曾经用作科学院的礼堂、电影院、语言学校的500人大教室,后用作临时室内羽毛球场和仓库。第一次看到它时,室内是破旧的白粉墙和绿色的墙裙、矿棉板吊顶和由小方格木窗框组成的窗户。全厂竟没有人知道这个带有气窗的已经漏雨的屋顶是什么结构,我们通过年代推算,猜测它有可能是个木结构。当我们试着拆除了一小块吊顶时,透过沉积了几十年的近10cm厚的尘土,惊喜地发现建筑的确是一个大跨度的木屋架结构。虽然以中国的标准,50年的历史还算不上文物,但15m跨度的木屋架在清华大学的“西大饭厅”被拆除之后,在北京就显得尤其珍贵了。
我们花了数周时间对建筑作了精确详尽的测绘,之后拆除工程才和改造设计同时展开,我们像考古发掘一样,一点点地拆除不属于原有结构的面层,测绘图也随着拆除的进展不断更新。首先是用作吊顶的大量的非结构性木构件的拆除,露出了高达9m的原有空间和屋脊的条状气窗,随后是白灰墙皮的刮去,最初砌筑过程的一切不完美的细节、多年使用中随功能变迁填补上的窗洞和门洞都逐渐变得暴露无遗,整个室内的重心移位成对建筑最本质结构和历史变迁造成的构造痕迹的事无巨细的展现。惯穿始终的“设计态度”几乎可以称作“谨小慎微”。
出于对建筑原有的结构形式和空间气氛的偏爱,我们有意地保留了建筑的这些整体物质,只是把设计的范围缩小到屋顶、门、窗和台阶这些最基本的建筑构件上,在给屋顶进行维修的时候,我们用薄钢板覆盖了望板和檩条,大面积的钢板顶棚在室内形成一个完整的背景。这样,人们就可以清晰地从视觉上理解作为最本质的结构--巨大的三角形木屋架和把它们连接成一体的主梁。或许在室外最为明显的变化是窗,原先凹进的大窗被一些突出墙而的竖向小窗所取代,这里我们将窗的通风功能与玻璃窗剥离开来,实际的通风口隐藏在窗间的木板墙处,进而将整幅的玻璃固定在钢板窗盒的最外缘,窗框薄到将要消失的程度,这一开在质朴的红砖外墙上的抽象的“窗”,成为经过改造后建筑对外传递的唯一信息。
“五方院”
在工作室入驻下个月后,标准营造开始了“五方院”的改造。五方院所在的厂房紧临清华与北大之间的成府路,离标准营造工作室不到50m。空间是一个长达10个开间的珩车车间中的两个开间。改造前是一个传统的咖啡馆,原有的店面是典型的经过严重“装修化”了的空间,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看不出任何厂房的痕迹。在同样拆除了所有装饰面层后,我们采用了与工作室改造完全不同的设计态度,一种“野蛮的”游戏式的设计态度。
作为商业空间,“五方院”的功能要求相对复杂,我们将厨房在平面上旋转了90 0并且下挖1m,从而正面分离出了独立的后勤出入口,厨房的顶棚结构自然形成了一个可以作为营业空间的夹层,夹层的前后各连接一个漂浮在空中的钢桥。建筑原有的结构立面被伸出正面1m多的由灰砖和钢板混合而成的半透明结构所完全遮挡。
“五方院”改造前后空间的变化可以说是戏剧性的,改造是在原有结构限定下建立的另一个结构系统,如果说“标准营造工作室”是原有结构的延续和新旧建筑元素的对话,“五方院”则是新旧结构的并置与错位时发生的整体对话,正是这种结构错位形成了五方院里大小不一的“院”。
2005年8月,“五方院”改造终于完工之时,我们得以重新思考旧建筑改造的魅力。建筑师面对着一个由空间而界定的时间概念,“过去”和“现在”在建筑中得到了并置(Juxtaposition),而这种并置促使建筑师与公众一起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思考。旧建筑中的绝大多数不具备“历史”与“文化”的象征身份,不具有纪念性与标志性。在城市形象中,厂房、仓库之类的旧建筑是被边缘化的灰背景,作为个体,这些旧建筑不具备历史重要性;而作为功能与形式的组群,它们却代表着有关城市的记忆。旧建筑改造的过程,就是从过去的破碎片段与边缘中,发现有别于历史宏观叙事(Meta-narrative)的个体存在,并以新的功能或材料介入这些普通的构筑物,进而产生游离于新旧之间的、种种场景下的有趣对话。
“标准营造”工作室,北京,中国
STANDARDARCHITECTURE STUDIO SPACE, BEIJING, CHINA, 2005
建筑设计:标准营造
ARCHITECTS: standardarchitecture
“标准营造”工作室是由位于北大、清华之间的中科院仪器厂大院里的一座年久失修的老礼堂改建而成的,这是一栋1950年代苏联援建的二层红砖建筑室内面积大约350 m2,曾经被用作大礼堂、电影院、大食堂、仓库、语言学校的多功能大教室和工会的室内羽毛球场。改造以一种微妙的方式使建筑适应功能的再一次变迁。
在室外,改造完整地保持了建筑的原有气质和周边环境,但是并没有采用原有礼堂的主入口,而是将建筑背后的室外消防楼梯改造成了建筑的主要入口。建筑原有的小方格组成的木窗被凸出墙面的钢板与玻璃构成的抽象的窗所代替。“窗”作为建筑的最基本元素之一,被用来对外传递建筑改造的信息。
在室内,屋顶原来用于通风的气楼被改造成采光高窗,改造过程中新发现的长达15 m跨度的木屋架被暴露在钢板材质的室内顶棚背景下,室内的墙皮被彻底刮掉,红砖本身的质感和经过多次功能改变所带来的封堵门窗的痕迹被充分呈现出来。
空间上,改造保持了建筑“一间大屋”的特色,利用一个斜向摆放的大尺度工作模型作为分隔工作区域和公共区域的视觉隔断,这个超长的漂浮于空中的模型既是一个展品、一个休闲空间,也是改变室内原有空间对称性的关键元素。
设计团队 / Design Team:张轲,张弘,郝增瑞,高飞,韩晓伟,杨欣荣,刘新杰,李明芳,李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