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胡同
01 February 2014
 


Micro-Hutong  

对胡同乃至旧城而言,最大的危胁不是恣意延展的商业开发,而是生长于此的大批原居民的离去。“微胡同”是张轲领导的标准营造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进行的一次建造实验,意图在继承传统胡同亲密性的同时创造可供多人居住的超小型社会住宅,为胡同保护与更新提供一种新方式  

For a Hutong or an old city, the biggest threat is not the over-extension of commercial development, but the migration of the locals. Micro-Hutong is a building experiment by Zhang Ke/standardarchitecture installed on the Yang-Mei-Zhu street of Dashilar district, The goal of the project is to search for possibilities of creating ultra-small scale social housing within the limitations of super-tight traditional Hutong spaces of Beijing

Material courtesy of 标准营造
Interview by Cruz Garcia 
Edited by 张雨辰   

若不了解北京历史文化地区保护中存在的挑战,就无法解决现代中国城市所处的困境。无论是在仿造老胡同旧貌的改造工程中,还是在忽略中国城市类型学的历史精髓的开发进程中,胡同总是很容易被破坏,因而胡同保护成为了困扰众多城市环境专家的难题。在北京大栅栏,微胡同作为当前胡同保护和复兴的试验田,为当今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历史的城市肌理提供了范例。就此,微胡同设计者张轲与标准营造建筑师Cruz Garcia展开了一场对话。   

Cruz Garcia(以下简称CG):之前我们讨论过您的装置作品“立体村庄”——关于如何创造一个都市生活与乡村生活和谐共存的新方式。现在,我们要探讨的对象正好相反,是关于首都、关于北京:微胡同可以为密集地区,更准确的说是北京历史中心的文物保护区这样的密集地区提供一个城市发展的范例,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因此首先我想问您的问题是:通过微胡同项目,您希望传递怎样的信息?   

张轲:就北京历史地段的开发而言,争论始终存在,这就形成了两个极端相互僵持的局面。一个极端是,如果你想要开发历史地段并在经济上切实可行,就必须建造比现有地段大三倍的建筑面积。因此,目前大部分尝试都宣告失败,因为每拆除一个四合院,就要建造一栋更高的建筑或一栋没有院子的建筑。另一个极端我们称之为“媚俗改造”,这在大栅栏附近的区域都可以看到:建造一些仿古建筑以吸引客流,然后把租金提高三倍。这两种方法我们认为不合适,但这种历史地段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全世界哪里都有。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保护,如何实现区域复兴。

所以,我们意图挑战常规实践,想看看可否设汁出一些东西,既不增加面积,又能够创建一些有趣的空间让人们留在这里而不是搬出去。同时,我们希望为人们提供一些交流、会面所需的公共空间单元。胡同本身就是一种供人们居住的公共空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称这个项目为“微胡同”。当然了,你可以想象,它很小,只有30平米,可能仅供两个家庭居住,包括了五个房间和一个庭院,其临街的小空间是服务于整个社区的,而非仅仅是居住于此的人们使用。因此,微胡同证明了我们很可能、也极有可能有所作为,设计出一个既能吸引人流,又能提供更好居住空间的建筑,一个既是当代的,同时又继承胡同的院落空间原型和宜人尺度的建筑,当然,它还要是低成本的。

CG:所以您想强调的是这几点:历史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对抗,历史保护的艰难,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实现。这个方法并不意味着复制原来的建筑,而是以一种创新的方式来重新解读,在尊重空间和环境的前提下创造新的事物……   

张轲:还有尺度。   

CG:是的,还有场所的尺度。此外,您提到了建筑前面临街部分可以作为社区空间,您是否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来解决公共生活问题,同时也探索如何为本土类型学赋予当代性?

张轲:在胡同生活中,共享空间的传承与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重叠一样,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在“微胡同”中,前面的小空间和后面的院子可以看作是胡同的延续,而不是私人空间。这种半公共空间很有意思,当它开放的时候,你可以进来,在这里进行一场小型的社区讨论。这也是我们想在这里实验的东西,希望做一个建筑,来解决如何以一种舒适、积极的方式延续这种微型生活状态。  

现在的趋势是,所有的当地居民都在放弃,大部分人都想卖掉他们仅15平米的房子,因为这里缺乏必需的生活设施,而且太拥挤;同时,他们急于想要获得赔偿,然后搬到离城市中心5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  

所以说,胡同将变得中国南方的那些小镇一样,沦为一种唯纯的旅游场所而已。但是通过设计有魅力同时又经济实惠的房子,这里的居民可能会想:这样也挺好,我们留下来吧。于是他们就成了传承传统和文化的人。

CG:因此您设计了院落——这个空的空间。当微胡同作为范式应用在其它地方时,新建筑的活化作用不是体现在新建筑的尺度上,而是体现在院落里可能发生的活动,体现在其中的空间品质上。所以这更多是思考其自身的建筑策略。但如果说这个空间是为将要发生的活动而创建,这或许只是建筑学上的说法,因为“微胡同”目前并没有提供比胡同本身更多的空间。 

张轲:与原建筑物相比而言有了更多空间,同时它能够提供更多的光线、庭院空间和空气。   CG:因为这个庭院空间的激活作用?   张轲:对,因为原来那里的建筑没有庭院而且摇摇欲坠,所以虽然有人曾经居住在那里,但居住条件很糟糕。

 CG:岌岌可危。  

张轲:但是现在发生的情况就很有趣了。当邻居看到这个(微胡同),他们说:“哇,你能不能帮我们也设计?”所以我觉得这是个好征兆。此外,这也是我们花了将近两年时间不断研究的结果,我们希望可以找到一种策略来展现并发掘复兴此类历史胡同街区的可能性。如果你看到胡同街区的基地图纸——大概有两个院子面积大小,基地里划分出了七大区域,而“微胡同”就是其中一个。这意味着在这里,一些人选择留下来,一些人已经搬走,因此就有可能创造出有活力的居住空间。其中一些房间将被重新设计和改造,这样,就不用大幅度改动胡同的大小和密度结构,从而有机地创造出一些新空间。 

 CG:这种策略可重复吗?是否可以在其他地方实现?

 张轲:可以

CG:您是否想过其他策略?空间使用是否灵活?还有其他东西可以加入吗?比如目前来看,微胡同更像是一种带公共空间的住房形态,这种布局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可能性?或者说,胡同区域是否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布置?您是否有一系列策略,比如迷你蓝图?   张轲:当然,我们的总体构想是让它可以复制。如果更具体地说,这个策略是要将原来的多住户密集居住的基地,细分为更小更窄的片区,然后使用相同的庭院住房模型——一般是内向的,来创造新的分区。每个新区域都将有一个面向内院的房间,通过将某些房间悬挑,可以创造很多不同的空间,同时给院子提供更多的空间。这里也可以是旅馆、小型展览空间或者是办公室。  

所以它可以是同一种策略,不一定采用同样的形式,但都延续了胡同的内向性。同时它更是设计庭院空间而非实体建筑,我想这点将会成为胡同街区设计的策略体系:不用增加高度和占地面积,我们也能将有限区域的使用面积最大化。例如“微胡同”是6.5米X5米,仅仅比30平米大一点。

 CG:而且它可以衍生出很多变化。当您提到庭院空间的设计时,还有另一种关键策略,就是以观看的方式将社区引入建筑。是否可以说,庭院就是拓展社区空间以及创造所有这些可能性的答案呢?对于那些不值得保留的建筑而言,这种策略是否会以一个全新的方式加以应用?还是说它应该总是围合在庭院中?当然,因为这是设计庭院空间,所以空间塑造通常发生在建筑物正立面的背后,但是对于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物而言,有否有可能利用相同的设计策略?或者在同样的尺度下能否有一种全新的创作?  

张轲:这是可能的,因为这种内向性从本质上而言是中国的,它起源于自我与世界、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关系哲学,即便将其置于农村,这种方法仍然适用。当然,它同样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建筑物。  

在微胡同中,其临街部分是现存建筑,后面则是用新建筑取代了原建筑物。那里原来没有庭院,通过拆除倒塌的原建筑,我们创建了庭院空间,优化了这个地方。当然,前提是我们需要确保这栋建筑不是历史文物。如果这个建筑本来就已经是仿造的了,我会毫不犹豫地拆掉它。关于延续的概念也是如此,它取决于庭院和胡同的空间和活动,而不是外观。此外,木材是一种在大部分老建筑中都可以看到材料,它是基本的建材,所以,你不会觉得在微胡同里用木结构会很唐突。  

CG:接下来我们谈一谈这个建筑在胡同里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当然还有公众的反应。公众对这种在胡同中以建筑的方式介入是否有积极的响应?   

张轲:很有趣的是,当我们建造房子的时候,左邻右舍都很好奇,有些人甚至试图阻拦我们。但是等房子建完后,他们都非常兴奋,也非常喜欢这个建筑,特别是孩子们。左邻右舍儿乎每天都过来。上个星期我在那里,看到那些曾经对我们的建造有意见的人现在都变得非常友好。

CG:这些事会产生积极影响。社区居民会看到尊重历史的新策略,建筑的新教育作用,以及建筑如何给城市规划者、建筑师、游客甚至当地居民以启迪,有关可能性的启迪。

张轲:我们更加关注居住在那里的居民的反应。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微胡同的外观非常谦虚,但是内部却很现代。微胡同临街部分采用了非常普通的材料:我们将原建筑的所有砖块回收用作地面铺装,正立面也采用了回收的砖块以及重复使用的金属和门。这种谦逊营造出一种情感联系,这样,建筑就变得和左邻右舍的生活更贴近,因为虽然当地人住在离天安门广场1公里远的城市中心,很多人的经济状况并不够理想,他们所有的希望都是在等着有一天可以获得足够拆迁费,就可以在市区外买一套小公寓。所以我想,如果这个(微胡同)创造了某种可能性,让人们觉得:“好,在这里也可以生活得很好”,那就会变得更加有意思。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观察,这个小小的半公共的胡同空间在将来能够产生什么。

CG:在访淡的最后,我了解到您正考虑为社区加入一些其他的项目,你认为其中哪些是这种创新的当代保护策略能够持续运作的关键?  

张轲:现在很多项目都已经开始。我们在一个美食和电影等活动聚集的社区,添加一些公共空间例如图书馆、社区讨论区、茶室以及棋牌区,但问题在于如何实现长期运作。除了创建建筑空间,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同社区以及业主协作。我们不希望把这事当商业来运作,而是想保留一个供邻里活动的非营利性空间。这样,建筑本身就成为一个微公共空间了。     

微胡同 北京,中国
Micro-Hutong, Beijing, China  

建筑设计:标准营造 
设计团队:张轲,张明明,Margret Domko,Dai Haifei,Ao Ikegami 
业主:Camerich锐驰 
项目赞助和实现:Camerich锐驰 
占地面积: 新建筑占地33㎡ 新建筑和老建筑共占地59㎡ 
建筑面积:30㎡ 
设计阶段:2012.07-2013.09 
建造阶段:2013.09.07-2013.09.24
完成时间:2013.09.24
Copyright @ 2021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标准营造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14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