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追随感知
01 July 2015
Tectonics Following Sensibility
记标准营造的办公室建筑
On ZAO/standardarchitecture's New Office Building
摘要 标准营造新近完成了在北京的新办公室建筑。作者检视了这个项目背后的设计追求,并由此引申到建构与感知的讨论。
关键词 建构;感知;张轲;标准营造
ABSTRACT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recently completed their new office building.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design pursuit behind this project and leads to the discussion about tectonic and sensibility.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Tectonics; Sensibility; ZHANG Ke;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TU-86(21) ; TU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84X(2015)04-0126-006
标准营造的新办公室位于北京二环与三环之间的一处僻静街道上,街道中轴线柳荫遮蔽;从街道拐进来不多远,就来到了这个高墙围合的院子。院子的主人委托张轲改造设计,将院子北侧的两层建筑自用,而西南侧原先的仓库位置则交给了张轲,成为标准营造的新办公室。
进门是一副典型北方庭院的景象,并没有特别繁复铺陈的景观处理。一片可以停车(包括汽车和自行车)的青砖铺地从门口延续到两个建筑的主要入口,剩余的部分则是一片稍显难得的青绿草地。一丛各色的树木,既有保留的,也有根据各种说法和寓意选择新植的,一起无序地散落在草地和铺地中。院子地面铺砌的是与墙面同色的砖,沿墙根砖缝渐次错开,留出雨水渗透的空隙。
工作室的室内空间相对完整,入口处进来右侧是会议接待区,左侧则是工作区。在连续的坡屋面笼罩下,若干现浇混凝土墙体将空间分为多个段落:接待区、工作区、讨论区、茶水区,以及两个封闭的设施用房,功能包括接待、卫生间、文件存储等。
除去坡屋面上连续的天窗外,建筑仅在朝向花园的一侧有大小不一的开窗,其中最大的横窗位于会议接待区位置,跨度近10m。光线从天窗进来,经由坡顶折射均匀地弥漫于整个空间,而室内的主要照明也是从桌子上方固定的隐藏灯具向上泛光。这样的光环境下,侧窗就只剩下联系室内外的视觉功能。
相对于简单直白且流线自由的空间布局,建筑的结构形式却是极其混合的,朝向城市道路一侧的墙体是钢柱,内院一侧则是现浇混凝土。坡屋顶的部分是预制复合层压木梁,木梁的一端落在钢柱钢梁上,另一端则落在了覆盖了辅助区域的混凝土厚板上。
但是最终,所有这些因为各种现实因素而发生的复杂性,被收拢在了一片差别微妙的灰色调里,构成这片灰色调的材料包括有威尼斯石膏压光墙面、丹麦环氧自流平地面和现浇混凝土。相比于十多年前张轲不断搬家的年代;这一次工作室的建造不仅成本显而易见地提高了,对材料的选择也显现出极其细腻的敏锐性。远看会被误以为是普通水泥砂浆压光的威尼斯石膏压光,事实上在近距离和侧角度上观察时会显现极为丰富的光泽,其色泽的均匀度也远非水泥砂浆压光可比。地面的自流平材料细看有隐约的方格网纹理凹凸,不仅提高了摩擦触感和耐久度,视觉上也比平面光滑的自流平做法更为舒适。相比前两种成熟的工艺与工业化材料,混凝土的部分作为结构部件由本地土建施工单位完成,其施工误差与粗糙十分明显,但由于被置于整个空间相对从属的位置,且暴露区域有限,这样的粗糙却显出一丝奇妙而亲切的手工感。
这个空间里曾经让建筑师本人最为纠结的是建筑顶部的结构,一组由加拿大木业生产预制的多层板木梁。预制材料构件本身完成面非常精致挺括,安装完成后曾经是施工中的空间里最为突出的亮点。对很多建筑师而言,会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材料予以暴露、或者说,以近年国内学界对于建构的简单化理解“对结构关系和建造逻辑的忠实表达”为信条,摒除掉其他所有不忠实的表达可能,将“L”形木梁如实暴露出来。张轲坦言在作决定的那段时间里,几乎纠结到每天晚上临睡前觉得应该藏起来,早晨起来又觉得应该暴露的地步。最终的决定是将大部分木梁隐藏在做了石膏轧光的吊顶背后,仅仅在天窗处露出窄窄若干段原木色。这样,结构的视觉解读就成了暴露的半侧木梁支撑着巨大连续的灰色屋面(甚至与之相连的墙体);这可能是不忠实的。但是,如果放弃结构角度的解读,单单从采光来看,这排木梁却是被用在了最精确的位置,作为整个结构体系中最接近天然的材料,以最少的处理和装饰面,把控制了整个室内空间的自然天光轻轻地捋动了一下。对于这样的处理,建筑师的解释是害怕落人俗套(kitsch)的形式语言,但是,能够引领设计走出俗套或者方法论教条的,应该是张轲一再强调的感知(sensibility)或直觉了。
张轲所受的建筑教育最后在哈佛大学GSD完成,在纽约工作数年后回到北京,成立工作室,多年来却很少回到美国,更多的是不断扩展的与欧洲设计界的交流。这其中包括了展览、项目,甚至于产品设计。例如新近在德国柏林Aedes建筑画廊举办的的个展“营造,Contemplating Basics”、刚刚完工的瑞士客户诺华在上海的办公楼项目以及受意大利家具设计品牌“Maroso”委托的沙发设计。所以,在张轲的身上去寻找并贴上中国、美国或欧洲的学术谱系坐标是很困难的。这也印证了十多年前,张轲在初创工作室时所说的“我们代表了中国即将出现或正在出现的一种现象,我们是一个群体,而不是某一两个人。我们的作品只代表建筑本身而不反映一种风格或是一种社会身份及其他,是中性的建筑,因此是标准建筑。”[1] 正如笔者早年记述标准营造实践的文章结尾写到:“当国籍身份、地方特征以及教育背景这些我们所习惯使用的标签被蒸蒸日上的建设高潮共冶一炉后,建筑师只代表自己所真正认同的一种创作、设计或建造的身份团体,而非其他。”[2] 张轲的创作方法,从他近年的发表与访谈中可以看到,是从持续的实践中,在对经验和教育背景的不断反思中得来,这个方法关注建筑本体的独立美,并在理性而痛苦的设计过程中产生忠于直觉的表达。[3]
回到工作室空间那个半隐半露的屋面梁架,我们或许可以将其与坂本一成“祖师谷的家”中的柱子作类比,并借用史永高在《面向身体与地形的建构学》一文中论述的“既显且隐的后果便有了结构与空间这两个不同系统的叠合,这种叠合是不契合,不匹配的,因而也是不严密、不封闭的。它体现出一种包容性的态度,但是又是隐晦的,而非直白的。身处其中,我们将同时认知到与我们肌肤相亲的表面,也意会到——但是又不能完全把握和肯定——表面背后的支撑体系与逻辑。表面与结构这两者似乎在交错地进入前景与退入背景,这样的暧味与模糊在人的身体内激起某种探究的欲望,也使建筑在非动线的意义上不时地处于变动之中,正是在这种不确定性中,身体得以进入其中。”[⑷]因此我们与其在这里讨论光线的感知与结构的真实在空间建构中哪一个更加重要,不如承认矛盾与冲突是建造中永远无法避免的存在,认识到这样的矛盾冲突,并作为问题处理,才能不断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并发展方法与所谓理论。否则,一再去重复一种公认的正确的行为,即便已经摆脱了图像描摹的无意识状态,即便忠实或者自认为忠实地表达了建造逻辑与结构关系,却也依旧难以避免成为学生腔或者说俗套吧。
参考文献:
[1]卜冰 标准营造[J]. 时代建筑,2OO3(3):48.
[2]赵扬,柳亦春,陈屹锋,张轲. 演进中的自我[J]. 时代建筑,2013(4):44.
[3]史永高. 面向身体与地形的建构学[J]. 时代建筑,2012(2):72.
[4]Kenneth Frampton. Studies in Tectonic Culure.[M]. The MIT press.
[5]Eduard Kögel. 营造Contemplating Basics[E]. Aedes. Berlin.2015.
作者单位:集合设计
作者简介:卜冰,男,集合设计 主持建筑师
收稿日期:2015-05-10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标准营造新办公室
项目地点:北京
基地面积:2163㎡
建造面积:580㎡
设计单位:标准营造
主持建筑师:张轲
设计师:张轲,孙伟,Joao Dias Pereira, Margret LuiseDomko, 孙青峰,戴海飞,赵晟,石倩兰,Nathalie Frankowski,王风,杨欣荣
设计时间:2013-2014
完成时间:2015
Project: The new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studio
Location: Beijing
Site Area: 2,163㎡
Building Area: 580㎡
Architect: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Project Architect: Zhang Ke
Design Team: Zhang Ke, Sun Wei, joao Dias Pereira, Margret LuiseDomko, Sun Qingfeng, Dai Haifei, Zhao Sheng, Shi Qianlan, Nathalie Frankowski, Wang Feng, Yang Xinrong
Design: 2013-2014
Completion: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