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胡同,更留住胡同土著
01 August 2014
张轲
标准的胡同民居应该是什么样子?著名建筑师张轲给出了的答案一定在你想象之外。在杨梅竹斜街53号,走进表面看似破败的大门,内里却别有乾坤。在—个约30平方米的小院里,“悬浮”着5个屋子,向外的—面全部是玻璃窗,需要借助梯子才能爬上去。按照张轲的构想,这里既可以居住,也可以成为工作室、咖啡店或是手工商店。这已不仅仅是住的问题了,似乎涉及到了可持续的生存方式。只是这样的建筑,居民接受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目前除53号院外,并没有跟风之作。
为什么选择在大栅拦进行这项尝试?在您眼中,北京的南北城有何不同?
标准营造在北京大栅栏区域旧院子的改造研究始于2012年初,当时我们受邀参与了位于大栅栏的几组院落的更新改造规划,在参观了多个有待改造的院落后,我们选择了杨梅竹斜街53号这个大杂院,因为这里有着北京现存胡同状况的典型特点:高密度、产权复杂、户数众多且居住状况差。占地600多方平米的两个杂院分别属于二十多户人家,其中有一半的人家已经搬走,剩下的人家大都在考虑何时搬走。
微胡同的创意是如何升发出来的?在设计展览期间,是否得到过参观者的反馈?
对胡同乃至北京旧城而言,对胡同文化最大的威胁不仅是恣意延展的商业开发,同时也是生长于此的大批原有居民的离去。由于缺乏较好的基础生活设施与有品质的公其空间,居民们大多决定卖掉这里的房子,搬迁至市郊更宽敞的楼房里。老住户对胡同的被迫遗弃现象持续上演,亟需一种应对策略以留住这里曾有的充满生机的居住传统。“微胡同”是标准营造在北京大栅栏杨梅竹斜街进行的一次改造实践,意图在继承传统胡同亲密性的同时创造可供多人居住的超小型社会住宅,为胡同保护与有机更新提供一种新方式。
参观者的反馈很多,最有趣的要数周围的邻居了。当我们建造房子的时候,左邻右舍都很好奇,有些人甚至试图阻拦我们。但是等房子建完后,他们都非常兴奋,也非常喜欢这个建筑,特别是孩子们。左邻右舍几乎每天都过来。
如何让这种建筑方式更融合于目前的胡同生活和文化?
在这个很小的建筑里,我们希望为人们提供一些交流、会面所需的公共空间单元。胡同本身就是一种供人们居住的公共空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称这个项目名为“微胡同”。当然了,它很小,只有30平方米,不过可供两个家庭居住,包括了五个房间和一个庭院,其临街的小空间是服务于整个社区的,而非仅是居住人使用。设计将庭院回归到流线组织的重心,通过将活动空间引入到建筑内部庭院,来创造与社区的直接联系。庭院不仅提升了内部空气与光线的流动,也联结着形式多样的方形体量及面向城市的门廊。这个灵活的城市居住空间成为私密生活空间与具城市性的街道间的过渡空间,同时也成为可供微胡同居民及社区邻居共同使用的“邻里的家”。
这种创新型的房间己不仅仅是关注到住的问题,更是关注胡同可持续的生存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提出这个构想,是否有实施的基础?
关于北京胡同更新的模式,争论始终存在,这就形成了两个极端相互僵持的局面。一个极端是“拆一建三”的开发商模式,如果你想要开发旧城并在经济上切实可行,就必须建造比现有地段大三倍的建筑面积,目前大部分这种模式的尝试都宣告失败,因为四合院的拆毁,取而代之的是多层或更高的楼房和院落的消失。另一个极端我们称之为“媚俗改造”(Kitsch),即是以“风貌保护”为名进行的仿古装饰,这在大栅栏附近的区域都可以看到:建造—些假的古建筑以吸引客流。当然更糟糕的是这两种极端的结合,产生的结果不仅是旧城肌理、胡同尺度的破坏、原著居民的消失,还有城市面貌和品位的恶化。
以上这几种的方法虽然都很糟糕,却是在现实的旧城中不断上演的事。我们意图挑战常规实践,想看看可否设计出—些东西,既不增加面积,又能够创建一些有趣的空间让人们留在这里而不是搬出去,实现胡同的有机更新?在杨梅竹53号,我们提出的策略是根据产权和搬空状况,把两个大杂院细分为七个小面宽大进深的窄院,这样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更窄的胡同和穿过式的院落。我们把那些已经搬空的房间连接起来形成合院,对它们先行改造,而那些自愿留下的人家可以利用改造好的空间进行一定的腾挪,从而实现自家的改造。
能否迸行推广和复制?
我们的总体构想是让它可以复制和推广。具体说,这个策略是要将原来的多住户密集居住的基地,细分为更小更窄的片区,然后使用相同的庭院住房模型———股是内向的,来创造新的分区。每个新区域都将有—个面向内院的房间,通过将某些房间悬挑,可以创造很多不同的空间,同时给院子提供更多的空间。这里也可以是旅馆、小型展览空间或者是办公室。所以它可以是同一种策略,不一定采用同样的形式,但都延续了胡同的内向性。